11月20、23日,继市话剧团在我校文化宫演出经典话剧《雷雨》、《榆树下的欲望》之后,齐齐哈尔话剧团承办的2016“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齐齐哈尔市艺术剧院继续进行。由市话剧团艺术名家倾情演绎的大型原创经典话剧《风刮卜奎》燃爆冬季的鹤城,尽显经典艺术的魅力!我校1000余名师生观看了演出。

20日晚6:30,齐齐哈尔话剧团大型原创经典话剧《风刮卜奎》在观众期待中启幕。本剧通过描述一个带着流人血液的家庭75年的变迁,来反映这座城市的历史变革,围绕德平一生的经历来阐述这座城市的百年经历:宁家大奶奶德平被土匪头子邓龙的手下草上飞抢走,十个月后德平抱回一个男孩,取名宁子寒。宁汝成深爱德平,虽然心存疑虑,还是接受了这个孩子。二十年后,日本侵略东三。雍晌角嗄,与艺人青云相爱。日本人得知德平家有祖传宝贝空青石,被女儿宁子萱咽到肚里。日本人打死子萱,从尸体里拿出宝贝,带回日本。宁子寒参加了抗日队伍,后又去苏联学习。解放了,子寒率领队伍回到了卜奎。宁家和卜奎城一起经历着年年岁岁的风,直到改革开放,德平已成为百岁老人……























卜奎是齐齐哈尔旧称,曾是获罪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流放地、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曾被侵华日军占领多年。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决定着齐齐哈尔百姓特有的文化传承和气质品格。《风刮卜奎》力求反映这种特有的文化和气质。
全剧时间跨度大,将一个家庭的跌宕沉浮置于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鲜明的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激荡。为突出卜奎地方话剧的文化特色,剧中的台词添加了现代齐市人熟悉的地名和饮食名称。同时,通过贯穿全剧的呼啸风声和灰白沉郁的布景,简洁直观地勾勒出北方城市特有的风土人情。
作为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创作于2007年的《风刮卜奎》先后摘得国家“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金狮奖”、“梅花奖”和“白玉兰奖”等,至今累计演出160余。还壑谟为“关东版《茶馆》”和“边关文化博物馆”。

连续两个晚上,艺术剧院内都座无虚席。在每场两小时十分钟的演出中,剧场中没有一点喧哗声,没有手机的铃响声,也没有一个人随意走动。每到精彩处,热情的齐大师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谢幕时,剧场内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一些观众跑上台去,把鲜花送给《风刮卜奎》的演员,并争着用手机拍照。
在本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校党委宣传统战部精心组织,广泛宣传,途游休闲捕鱼正版官网工作部(途游休闲捕鱼正版官网处)、研究生部等部门密切协作,合理安排;齐齐哈尔话剧团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在台前幕后奔忙,为演出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型原创经典话剧《风刮卜奎》演出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会场中掌声雷动,座无虚席,即使要在寒冬的夜晚离开途游休闲捕鱼正版官网去艺术剧院观看演出,也未能阻挡广大师生观剧的热情,很多同学都拿起了手机拍摄精彩镜头,记录下经典的瞬间。

本次话剧演出前我校继续采用了微信抢票的方式,校党委宣传统战部在11月19日当天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齐大头条》推出了248个座位,同学们参与踊跃,不到五分钟248张话剧票便被一抢而空。
来自学前教育专业的于丹和同学一起观看了话剧后说:“早就听说过《风刮卜奎》的大名,虽然现在我已经大三了,但还是第一次看这个话剧,这些演员演得太好了,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美。”
11月27、30日,12月3、4日,我校还将有1400余名师生在艺术剧院观看话剧《风刮卜奎》演出,继续感受鹤城文化的传承和高雅艺术的熏陶带来的震撼。
(撰稿/郭超 摄影/郭超 吴思乐)